台灣詩人-陳鴻森
在 HungKuang University 尋找更多像這類的影片。
(上)
在 HungKuang University 尋找更多像這類的影片。
(下)
陳鴻森,高雄縣鳳山人,1950年生。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,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,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教授,從事清代學術史及中國經學史研究工作。
1968年與莎歲創辦盤古詩社,發行《盤古》詩頁,任主編,共出刊八期。1969年末加入笠詩社。1970年出版第一本詩集《期嚮》,這階段的作品,由於受到當時詩壇現代主義詩風的影響,表現比較晦澀。
1970-74年間,開始在《笠詩刊》和一些文學刊物上大量發表詩作,這個階段的作品以1973年所寫的〈魘〉為代表;74年又以敘事詩的形式寫出長詩〈幻〉,這些詩主要在書寫台灣殖民地傷痕。七○年代的台灣在國共對抗極右的時代氛圍裡,這種殖民地傷痕完全被國家機器所掩蓋,台灣人民喪失自己的歷史記憶,和民族悲愴的感受力。這類題材內容當時較為少見,最近開始有研究者正視到這些作品的「反殖」意義。
九十三年度台灣詩人一百影音計畫第三階段-陳鴻森
指導出版
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
國家台灣文學館